第二港湾, 华人休闲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帐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439|回复: 7

紫君讲故事:上山下乡的日子 4-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8 18: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网友:这是紫君写的系列回忆,一直是在阿凡提贴的。只不过想为网站增添一些内容,微尽薄力,以回报大家的容纳。写的不好,但是真事,也是那个时代的一部分反映。给众位一个茶余饭后,解闷开心的谈资,因时间紧,未免粗糙,令诸位见笑了。 但凡有些益处,紫君不胜荣幸。 敬请大家指手画脚,批评指正。若感兴趣,可以把以前的转贴过来。就是聊天吧。

上山下乡的日子:4-5 屯子里来了大城市的女学生
我们这一室一共是六个女生。数过来,个个都应该是家里宝宝女。除了紫君。
风琴,家里两个哥哥,只她一个女儿,最小。老初一的学生,是小学毕业刚升入初中,就开始了文革。高高的个子,瘦瘦的,衣服都肥,逛逛荡荡的好像挂在她身上。瘦瘦的样子让人想起豆芽菜。五官端正,清秀的脸上,一双大大的杏眼,一笑两个酒窝。短发。一说话,嗓门挺大,满口纯正的天津话。心直口快。有先天性心脏病,是什么左心室什么问题,记不太清了。按理说,根本就不应该到农村来,干那种体力活的。可是来了,还来到了离家两千多里外的哈尔滨郊区。她很要强,一点也不娇气,尽管每天的活很累,一般健康的人都受不了,她可咬着牙一天都不歇工。
生产队里给女工女劳力的整工分是每天八分;一般的也就是七分。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每个人也就是六分半。后来,就慢慢的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了。我们这个知青点,到后来,紫君和风琴是整工分,八分了。
风珍, 也是独女。也是瘦瘦的,白皙的脸上,一双老实巴交的眼睛,长长的睫毛, 总是笑笑的,温和的看着人,从来不说什么。说话也是小声小气的,总是看着别人的眼睛,脸色。 那双手如果不看脸,骨节大大的,就像男孩子的手,人家说,有这样手的女孩子,是要受苦累的。
智贤, 和弟弟智忠一起来插队,都在我们这个生产队。家里也是为了姐弟俩有个照应吧。容长脸,一双丹凤眼,长长的眼毛,一笑两个小虎牙,挺甜的。一说话,也是满口纯津味儿。她也是家里的独女。
再有就是阿兰,阿智 了。两个人都是幺女,独女,是父母的心头肉,掌上明珠。自幼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这回不得已发配到这么远的北国来,家里的那份牵肠挂肚,是没法说了。从小也没受过这样的苦,两个人经常误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说不去,就不去了。家里不在乎那点工分,那几个钱,只要孩子不受罪,就行。(现在这些人,都在何处?)

那时候 哈尔滨五月底的天气,早晨上地,还要披个小棉袄。我们天一亮就起床,队长分工,然后跟着自己的领工小队长去干活。
每天就是在地里,(有的地垄两里地那么长。有的就是菜园子)机械的重复着劳动。那时就是觉得天那么长啊,太阳干嘛总是在天上呆着,老不下去啊。
记得有一天是捋豆角,(就是摘熟了的豆角)。 豆角架是交叉的种的, 摘的时候,一个人挎个篮子,把住左右两条笼,边走边摘。东北的大豆角,又厚又大,人说十一个豆角就有一斤重。长的真好。紫君手快,两只手一起动,年轻女孩,不算什么。 看到自己左右挨着的是两个大娘,一个都七十多岁了,还有一只胳膊上长了个大包,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老太太也不去看医生,说是不碍事。另一个是山东大妈, (这个屯子里,百分之八十五以上都是山东那边来的,他们叫“闯关东”,还都是亲戚,带鱼似的,一个连一个,带来的。), 这么大岁数了,还要干这么累的活,不由得心里想起来自己的妈。我妈现在也被下放了,不也在农村吗,说不定也是得这样啊,好可怜人的。紫君心疼了, 这样想着, 随手就把两个老人家的靠近自己的豆角架一块摘了。 觉得自己还是有点用,想着要是有人能这样帮自己的妈,就好了。 欣慰之余,一高兴,就唱起来了。紫君爱唱歌,也爱听好听的歌。 那时也没有什么可唱,全是当时的推行歌曲。有些歌的调调很好听。 紫君比较喜欢的就是什么“洪湖水”呀,“红头绳”啊,还有“南泥湾”啊,。。。 自己唱给自己听。在学校里腼腆,不好意思。这回在“广阔天地”里,自己看不见别人,觉得谁也看不见自己,也不怕难为情,唱给天,唱给地,常给自己啦。畅快畅快吧。
那时候没有电视,无线电也没有。书也没有。人们每天除了干活,吃饭,没有东西可以打发时光。
大家在田间地头就是打情骂俏,飞短流长的消磨。村里有个大妈,绰号叫“大骂”。 人们告诉我说:她老头是“胡子”,(以前东北的土匪,)把她抢来了做老婆。只要她气不顺了,就跳着脚的骂,骂上三天三夜不眨眼,不重样,比二人转还好听哎。屯子里的人都怵她这个骂。后来紫君见到她那个当过胡子的老头,到地头来给大骂大妈送饭。一点也看不出来土匪样子。原来以为,还不得是横着鼻子,竖着眼的凶神恶煞,根本不是,矮矮的个子,三缕胡子,虽然老了,看着还挺清楚的那么一个人。见了我们一笑,好像童话里的那个小矮人,一点也想象不出来土匪样子。还挺和善的样子。 真想象不出, 土匪?胡子?
紫君听不进去她们的闲话唠嗑,自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早晨看着东升的太阳,唱“太阳出来。。。”下午看着夕阳唱“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 有一天,觉得周围怎么这么静啊,原来人们都在静静的听。
只要紫君一唱歌,女工队长就会“嘘”,别闹了,听,听紫君唱歌呢。
歌声帮助紫君度过了漫漫长天。
但是,栽葱,栽土豆子,就没有那么惬意了。 一个人把笼,锄沟,另外一个人整个就弯腰成一个对头弯,像个烹熟的虾,倒退着往垄里插葱,插土豆,那个垄好长啊,到了地头,人就整个摊在地头,直不起腰来了。每年都干这个活的人,也还是不习惯,年年都是这样熬,一提起这个活,头皮都发麻。 咬着牙也得干。紫君不愿歇工,就是想着自己不能吃闲饭,不能靠别人养活,也没有人可靠啊。年底算了算,还分了将近二百元。 那时可是一笔钱哦。
小小的屯子里,来了这么几个天津大城市的女孩子,老乡们有了议论的话题。每天我们的一言一行,都通过房东和一块干活的女人们,传播出去。 人们都看着呢。
不久,就听说了。 给每个人都评了分,给阿兰阿智起了个雅号:一个叫懒猪(阿兰姓朱)一个就叫懒曹。(阿智姓曹)。说这个耍滑,那个手慢,这个身子骨不结实,那个身条不好。。。到了,就是紫君看起来处处都好。人能干,心眼好,长相甜甜的,笑起来小嘴那个好看。 身体好,还会唱歌。。。据说,家里就这一个孩子。 有一天,风琴忽然对紫君说:“你知道吗?人们都在议论,那天告诉我说,风琴,你看着吧,紫君早晚是咱们四队的人。“紫君不懂。

发表于 2013-7-9 05: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了200?真是不少。那么每人平均有多少亩地?
 楼主| 发表于 2013-7-9 12: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archers 发表于 2013-7-9 05:21
分了200?真是不少。那么每人平均有多少亩地?

我们那里是菜农区,郊区。每个工分每年能合两角多。每个月按工分预支一半,记得紫君可以开24元钱。(记得吗,这也是我们当初选择去哈尔滨郊区插队的理由,起码可以养活自己。 )到了年底,把剩下的一半分到手里,就可以回家了。每个人平均多少亩地?这个还真不知道。不会太多,因为那是总听人们说“人多地少”,实际上对我们去那里插队不是很欢迎,说我们是分他们的地来了。尤其对男生不高兴。因为男生一个人就代表将来会多出一户人家,女孩子还无所谓。
发表于 2013-7-9 12: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ZiJun 发表于 2013-7-9 12:29
我们那里是菜农区,郊区。每个工分每年能合两角多。每个月按工分预支一半,记得紫君可以开24元钱。(记得 ...

为啥?男的光棍也是一户人家?在那里结婚了老毛死了户口还能回城不?
 楼主| 发表于 2013-7-9 13: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Esquimau 发表于 2013-7-9 12:57
为啥?男的光棍也是一户人家?在那里结婚了老毛死了户口还能回城不?

男的光棍可能也还是算一户。紫君不肯定。但鳏寡孤独,那应该算无保护之类了。
在那里结婚的,那时候大有人在。不过紫君这个小队里,记得只有一个男生,叫丁会的那个男孩,记得他是和当地女社员结婚了。还有那个大灏,也是。他们回城就不是很容易,因为拖家带口,到底回来没有,不知道。
知情回城,和老毛死活好像没有直接关系。就是档的政策变了。可能是因为邓小平那些人的孩子也都在乡下插队。这样随着大流,回来了大部分。
发表于 2013-7-9 16: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ZiJun 发表于 2013-7-9 12:29
我们那里是菜农区,郊区。每个工分每年能合两角多。每个月按工分预支一半,记得紫君可以开24元钱。(记得 ...

相当富裕,怪不得那么多人下关东。我们那个地方,一年到头一个劳动力能领个几十块吧
发表于 2013-7-9 16: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Esquimau 发表于 2013-7-9 12:57
为啥?男的光棍也是一户人家?在那里结婚了老毛死了户口还能回城不?

男的要结婚生子,一个人变一户人家,都要分所在生产队的地。女的嫁出去,户口迁走,不占那生产队的地。
 楼主| 发表于 2013-7-9 16: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嗯,阿彻知道的还是比较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第二港湾

GMT-5, 2024-11-21 17:22 , Processed in 0.01618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