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港湾, 华人休闲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帐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455|回复: 1

救市与对韭菜的第二轮收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4 14: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救市与对韭菜的第二轮收割
2015年07月14日 09:14
来源:凤凰财知道 作者:MRneoanderson


375人参与 19评论



中国的股市就是庞氏骗局。只有长熊,疯牛和疯熊三种形态。正常情况下是长熊,每隔5-8年小散手中资金充裕到一定程度,出现一次疯牛——上市公司等大资本坐庄股市,用自己的股票套现小散手中的现金。小散现金全部或者大部分投入以后,庄家席卷小散的现金离场。这时,小散手中拥有股票,庄家手中拥有现金。庄家不再用自己的现金回购自己的股票。于是,小散手中的股票无人接盘,股市结束疯牛状态,进入疯熊状态。最后,股市重新回归长熊状态。

中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既不分红,也不允许二级市场上出现的大股东进入董事会。这样的股票除了投机倒卖,没有任何其他用处。小散也很清楚自己进入股市的目的是投机。所以,绝大多数小散进入股市并不选择分红但是股价波动小的蓝筹股,而是选择不分红但是股价波动大的垃圾股。持有这样的股票,还自称价值投资,那是自欺欺人。

每隔5-8年,庄家用股票收割一次小散手中的现金,俗称“割韭菜”——你不是想要股票吗?我这里有的是,你想要多少有多少。小散希望自己能在收割过程中浑水摸鱼,却往往赔了夫人又折兵,为庄家提供自己多年积蓄的现金。



这种事情发生过很多次,但是没有一次像这次这样惊心动魄,引起政府高层的震动,启动印钞机救市。这次与往常有什么不同呢?

这是因为这次疯牛之中,很多资金辗转来自银行。一方面,银行把资金借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把资金借给散户,供散户炒股。具体操作过程,可以搜索伞形信托,配资公司,HOMS系统。另一方面,许多上市公司先拉高本公司的股价,然后用自己的股票去银行贷款,一手交股票一手提现,把银行作为提款机。

也就是说,这次股灾,庄家收割的不仅仅包括小散,还包括银行——因为推崇金融创新,大搞互联网+,所以本轮收割中,银行也成了“韭菜”。

小散可以把股票扔到一边,几年不看,等待反弹。银行不行。持有一大堆不值钱的股票,贷款收不回来,一旦发生资金流转困难,就会诱发挤兑,银行会破产倒闭。与小散不同,银行必须保持足够的资金流动性,所以必然一方面催促从银行贷款的金融机构增加抵押物或者偿还贷款,一方面加紧抛售股票。那些借钱给小散炒股的金融机构,一旦发现情况不对,便立即强平小散的仓位。

问题是,庄家们已经落袋为安了。完成了“股换钱”过程的庄家们,是不会轻易用自己的战利品回购股票的。于是,即使股票价格大幅下跌,这些股票也卖不出去。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仍然持有现金的小散,也不敢再次杀入了。于是,直观的现象是开盘即跌停,各种股票价格狂泻不止,但是没有买家。这种现象的学名就是市场流动性枯竭。

小散死就死了,当初设立股市本来的目的,也是为了让他们主动向庄家贡献现金。但是,银行不能死。银行一旦死了,整个金融体系就崩溃了。企业无法贷款,也收不回货款,居民无法提现,无法刷卡,也不能购买任何商品。整个经济循环回到物物交易的时代。

这时,必须要把银行系统拯救出来,让银行的损失降低到银行能够承受不致倒闭的程度。如果不能让落袋为安的庄家们把自己的利润无偿吐出来的话,就要有人承担银行的损失,购买银行持有的垃圾股票。谁当这个冤大头呢?庄家们肯定是不当的。小散们也不行,要么无能为力,要么成了惊弓之鸟。

于是,央行启动了印钞机。有了央行的印钞机,一万点都不成问题。用印钞机支撑股市,必然酝酿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最终还是要想方设法让小散们承担损失。也就是说,要让残存的小散,接手银行的垃圾股票,由他们而不是银行承担损失。



这次救市的目的,是要让银行逃出来。由小散接替银行,拿出现金,接手银行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垃圾股票,完成与银行贷款相关的股票的股东置换过程。银行不能当股东,最终还是要由小散来当。

央行的印钞机是不能长期高速运转的,否则物价必然失控。目前,猪肉、鸡肉、豆粕等农产品[5.22% 资金 研报]的现货和期货价格已经开始高速上涨——现货和期货价格对资金供应充裕程度反应极其灵敏,这也是期货的意义所在。也有人说,这与央行印钞救市无关。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这些商品的价格上涨真的与央行印钞无关的话,那就意味着在不远的未来,随着央行救市资金溢出到商品流通,这些商品价格还将有新一轮上涨——通货膨胀从来不是均匀的,而是短缺必需品加速上涨。

有人认为,高层做出6个月内股东不得减持的规定的原因,是希望中国股市良性发展。其实,换一个角度看,不许大股东减持的目的,也可以理解为,在小散置换银行的时候,大股东不许再用股票换现金,再次趁机收割,免得银行在二次收割中还是跑不出来。

银行逃出来以后,央行必然停下印钞机。韭菜就是韭菜,定期收割是必然规律。可以预期,在不远的将来,重新杀入股市的小散们会有一次更惨重的损失——他们将接过银行抛售的股票,接替银行成为股东。

何况,如果央行不关闭印钞机,那么即使物价不失控,人民币的汇率也难保障。这是每一个人都不难理解的基本常识。



现在,不妨分析一下这次股灾的起因。

首先,应该清楚认识中国股市是“收割市”的本质。这是当年设立股市的初衷。

其次,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日益仰赖海外市场。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出口陷入低谷。为了刺激经济,央行启动了印钞机。广义货币翻倍,出现了经济停滞,货币供应高速增长的局面。这些货币中的一部分滞留在楼市,还有一部分成为老百姓的存款。启动印钞机刺激经济,增加就业,代价就是地方政府负债累累,外加通胀和泡沫。2012年后,中国为了控制货币供应,减少了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投资。大量中小资本失去了投资方向,四处乱撞,“收割市”的收割的条件日益成熟。

再次,新一届政府认为只要取消各种限制,让资本自由运转,经济就会重新被激活。大力推动简政放权,减少审批和监管。提出要事前审批,变为事中、事后监管。于是,出现了各种金融创新和互联网+。这就为金融投机铺平了道路——明目张胆的街边烧烤都禁止不了,何况暴利又隐蔽的金融投机呢?各国的经验都证明,一旦放松金融管制,各种投机必然层出不穷。“放松管制,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中、事后监管”,注定是正确而没有操作性的空话、套话、废话。于是,银行在利益的驱动下,完全不顾风险,辗转进入股市,也成为韭菜。

最后,证监会的监管,场外的卖空,不过是诱发雪崩和加剧雪崩的枪声,并不是雪崩的根本原因。不论有没有证监会的操作,有没有卖空行为,“收割市”必然出现周期性的暴涨和暴跌。一声枪响,可以诱发雪崩,但是没有枪声,就没有雪崩吗?显然不是这样。

分析清楚这四点,就不难理解这次股灾的责任问题。



文章结尾,我们不妨探讨一下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再次强调,中国不是资本主义,中国是市场经济。

我曾分析过,市场经济运转过程中,由于马太效应的存在,只要经济规模高于大资本消费决定的生产瓶颈,必然出现垄断大资本积累利润,其他社会成员积累债务的局面。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无偿剥夺大资本的利润,冲销其他社会成员的债务,其他社会成员最终必然负债累累无力偿还,整个社会酝酿危机,也就是经济危机加金融危机。危机相当于一次债务和债权的湮灭过程,是所有社会成员之间大规模的、集中的债务清零的过程。危机会打断经济运转,经济运转停滞也会导致危机。为了不发生危机,就必须维持经济运转不能停滞。也就是说,要避免债务清零,只能让债务继续堆积——这就在将来酝酿更大规模的债务清零,也就是危机。

避免危机,就会出现“滞胀沫崩”的过程。政府可以启动印钞机,用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掩盖停滞和崩溃,但是不能无代价地使危机消化于无形——除非出现蒸汽机替代畜力、水力那样的工业革命。

2008年,为了避免危机,中国推出了四万亿计划。于是,避免了清零过程。这次避免清零的过程的代价,就是推高了房价和物价。同时,因为债务继续堆积,所以在2013年刺激政策陆续到期后,出现了钱荒。

现任政府不想出现清零过程,又不想让地方政府陷入债务之中,于是搞“全民创新”、“全民创业”、“互联网+”。结果,把银行套上了。最终,不得不启动印钞机挽救银行。


其实,相比楼市,股市并不算什么。与股市一样,楼市更仰赖银行贷款,所以楼市也照样可以把银行套住。出现在股市的流动性枯竭,同样可以出现在楼市。可以预期,不启动印钞机,中国经济将不断下行。启动印钞机,也不过是饮鸩止渴而已。这种饮鸩止渴的最终时间结点,是美国加息——一旦美国收紧货币,人民币必然下跌,那时继续印钞,必然加速人民币的汇率下跌、国内资产价格(以美元计价)下跌和资本外逃。

如果我们知道危机是垄断经济秩序下的全社会的大规模清算行为,就会知道经济危机是必然现象,只能用一种危机掩盖原有的危机,却无法避免危机。

市场经济,没有计划委员会,也不存在无偿调拨,所有周期性清算的任务必然由市场承担,清算中不能轧平的利润和损失,必然伴随惨烈的产权转移、拍卖和倒闭破产。

来自作者@MRneoanderson 博客,作者授权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08: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ZT:

6月15日开始,上证从5178点开始下跌,中国进入了一场空前的股市浩劫。从6月开始,我开始了我的董秘生涯,在短短的二十来天中,公司股票从高点下滑60%,朋友戏称我是绿色董秘,从任期开始,公司股票没有红过。我想通过我的感受,让大家了解在这场空前的浩劫中,上市公司在想什么,上市公司在做什么,作为这个市场最重要又最被忽略的主体的上市公司经历了什么。

我们是一个传统的乖乖牌上市公司,前两年一度被认为是市场中这个行业的大白马,这两年经历行业转型,业绩有所下滑。说是乖乖牌,因为遵规守纪,维持着公开透明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不炒作、不忽悠,近期没有再融资计划,没有“大股东减持”“大股东股权质押”或者“员工持股计划”,也就是说,不存在媒体所说的“上市公司不是救小股民,而是大股东要自救”的问题,我们代表着这个市场上很大一个群体,在这轮股灾中相对无辜却有切肤之痛。

坦白说在7月1号之前,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轮调整的惨烈,只认为这是一次较深的调整,行业一些研究员朋友还和我说,哎呀,你们属于跌的少啦。当时股价从高点下来30%,一天会接到三五个投资者电话,大家在等待国家妥协。

6月底的那个周末,央行开始”双降“,我松了口气,觉得世道要回转了。6月29日当天,上证高开低走收4053,公司股票跌停,但在第二天被拉升,公司股价接近平盘很多同行业公司当天已经翻红,似乎盘面开始稳定,但不料更大的危机在7月1日开始。

7月1日,公司股价开盘被打跌停,当时还没意识到是配资盘被强平问题,因为行业还有很多公司没有跌停,只是单纯以为前期跌的少,公司被补跌。直到7月2日,股票在集合竞价阶段仍被打跌停,才醒悟到可能是融资盘的问题。

查阅公司6月中旬的股东名册,发现信用账户持有的股份数占了公司总股本的20%,顿时我心都凉了,可以清晰了解后续可能的股票走势。这里要报告一下,上市公司获得股东名册是需要理由的,每月初可以获得上一个月的前100名股东名册,只有在股东大会时可以获得全部股东名册,平时没有特殊理由(比如股价异常波动)是不可以申请股东名册的,一家公司了解自己的股东还需要理由,这也是一个蛮可爱的事情,当然好像两个交易所在这方面有一些差别。

从7月1日开始,公司股价开盘开始跌停,惨烈的强平可能从那天开始,那天起,公司的投资者热线开始爆线,开始是探讨股票走势要求给出指导意见,之后随着跌停天数的增加,股民火气在加大,开始谩骂和猜忌(诸如大股东是不是和基金一起联合做空之类的),之后随着停牌潮的开始,开始哀求公司停牌。

一些公募基金也通过各种渠道,要求上市公司停牌。就如国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浩劫,上市公司开始面对强平也是蒙蒙的,当时没有想到过可以去停牌,只是祈祷国家救市,然后希望融资盘赶紧把筹码换完,以此换来股价稳定。

但很快就发现,即便每天有接近10%的换手率,每天的融资余额仍然高企,下跌过程中,仍然不断有人融资买入,然后随着股价下跌进入下一个强平周期。很多人不是套在高点,而是死在不断的所谓抄底中,这是真的,而不断的强平带来的股价下跌最终打翻了持有者最后的信心,在股价下跌50%以后,股价的下跌可能不一定是强平,而是原来持有者的恐慌性抛盘,由此彻底把股价框死在跌停板。

事实上从我们意识到股价进入强平时期,公司就开始考虑救市方案。一开始我们希望股市的自然调整带来筹码交换完毕从而稳定股价,后来我们希望国家强力救市稳定股价,但当强平开始三四天而我们意识到国家救市暂时失败时,我们悲哀的发现我们已经没有能力去挽救。

7月6日,公司股价巨量跌停,我们私下松口气觉得筹码已经充分交换,并拟定如果第二天下跌时启动自救方案,但我们悲哀的发现7月7日,公司股价无量跌停,几十万手的股票压在跌停板上没有买盘,当天不少投资者已经接近崩溃,好多电话哭着哀求我们停盘,绝望地说他们要到公司跳楼。没有身临其境真的不能体会,不能体会那通过电话线传递的悲哀和绝望。

很多人说,都是因为股民太贪婪,所以他们活该,就是他们的贪婪造成了今天的浩劫。这么说是对的,但这样说是残忍的。在以大妈为市场主力的中国资本市场,在普遍的市场参与者连增发和IPO都不能区分的资本市场(我们几年前公增的时候有人申购我们的增发以为是打新股),在绝大多数人连除权除息都不懂的资本市场,他们对于市场的认知就像一个孩子对于世界的认知,试问各位,你如何去谴责一个连什么是“死亡”都不懂的孩子。

坦白说在7月7日,作为上市公司的我们绝望了。我们绝望地发现我们救不了自己的股票,我们绝望地发现国家救不了我们,我们同时承受着股民的绝望,那一声声通过电话线在谩骂指责和哭泣哀求中传递的绝望。我要求我的证券部,不论多难受都不能不接电话,因为人的悲伤需要出口,即便无辜,作为上市公司,我们也有义务和责任去承担这个出口。下午5点,我们和公司董事会要求股票停牌。

媒体每天都在很欢乐地嘲笑那些以稀奇古怪理由停牌的上市公司,嘲笑那些荒谬和不专业。这些是因为在7月7号以后,交易所开始限制公司停牌。而且不同的交易所对限制停牌执行不同的标准,所以标准严格的上市公司就必须去编造理由。别去嘲笑他们,别去指责他们,虽然很多上市公司停牌是为了大股东或自己的员工,但也一定有很多的公司停牌,就像我们一样,只是为了求一个心安,虽然我们不知道这样做法是对还是错。

就像绝大多数人都是死在黎明前一样,事实证明,7月7号停牌的公司其实再坚持一天就可以看到曙光。7月8号,国家修改救市策略开始为中小盘注入流动性,而这种流动性的注入导致7月9号和7月10日的股价涨停。就像大多数人看到和想到的那样,停盘的公司开始申请复牌。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说上市公司真是左右为难,继续停牌怕错过国家队,复牌又怕国家队下周撤退,明明是做企业的却要像小股民一样担心股价涨跌。事实上,7月8号感谢我们停牌并且要送红酒到公司给我们的股民在7月9号开始打电话要求公司复牌。我们不能去责怪他们,但我们突然发现交易所开始限制复牌。

国家全方位的救市包含了全方位的主体,从7月4日要求上市公司发表倡议书维护股价,到7月7号要求前六个月减持股东回购股票,到7月8号要求上市公司股东未来6个月不能减持股票,到7月9日要求出具股价维稳方案并进行五选一。

在停复牌上,从7月7日下午4点开始限制停牌到要求以员工持股计划为名停牌的必须在7月9号公告复牌到7月9号晚10点开始限制复牌,朋友圈里一家公司董秘,因为要求7月9号发公告必须复牌因而赶“员工持股计划”议案到晚上10点,还没写完接到通知说不让复牌了。

我们公司7月10日要求复牌,被告知要证监会审批,而我们等到周五晚上9点,被告知上交所公司复牌成功而深交所公司需要继续等待。在这些要求中,“禁止短线交易”“禁止窗口期增减持股票”这些基本的监管规则被放弃,大股东在不违反承诺和法律下自由处置股权的基本权利被限制,上市公司符合法律规定自主市值管理被践踏,我们理解非常时期的非常办法,但由此带来的价值观的践踏和摧毁却被漠视和忽略。

到了今天,市场似乎已经好转,舆论开始总结和回顾。经历了这一轮,或许人性中的贪婪可以被暂时地压制,监管的到位可以被强行的加强,或许我们可以修正前期的浮躁转到基本的价值回归。

我很怀恋几年前的资本市场,资本关注产业的运营和发展,资本愿意和产业探讨合理的价值和未来的规划,资本和产业互信,资本和产业互相尊重,共同成长。我很害怕二十几天前的资本市场,资本关注炒作,产业迎合炒作,资本和产业同床异梦,各取所需,从而把资本市场最终变成投机之所并酝酿了本轮危机。

我不知道这轮危机是不是最终结束,我也不知道我的绿色董秘还要持续多久。这是一个让法律制定者、法律监督者和法律执行者都觉得畸形的市场,这是一个让监管层、上市公司、投资者任一市场主体都觉得自己没有受到保护的尴尬市场。这次巨额的学费,希望可以让我们成长,少一分狂热,多一份理智,少一些贪婪,多一些梦想。未来很长,未来很远,资本市场,我们且行且珍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第二港湾

GMT-5, 2024-11-21 11:56 , Processed in 0.02286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