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中文译本有三,一是1985年張尚德翻譯,由桂冠出版的全譯本;另一則是1990年再版,由
殷海光節譯並加註眉批的版本,亦為桂冠出版,三是王明毅和冯兴元翻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出版。
本书主要写于1940至1943年间,关于书名,哈耶克自述“灵感来自
托克维尔,他谈过通往奴役(servitude)之路,我本来想直接用它,但觉得听起来不好听。于是,我把'servitude'换成了现在的'serfdom'(
農奴制),纯粹是为了发音的原因”
[1]
論點[编辑]哈耶克在書中闡述道,所有的
集體主義社會,從
希特勒的
國家社會主義到
斯大林的
共產主義,都無可避免地會邁向
專制極權。哈耶克主張,實行中央計畫的經濟體制必須有一個小團體(
統治階級)決定資源和產品的分配和發放,由於沒有
市場機制和
自由價格機制,這個小團體無從得知正確的资源需求情報,也因此根本無法做出正確的決策來分配資源和產品。對於經濟計畫在實踐上的不同意見、加上中央計畫者在分配物資上的不斷失敗,最後將導致計畫者開始運用高壓的強迫力量以維持計畫的實行。哈耶克進一步主張,社會大眾會感覺計畫的失敗是因為國家權力不夠、無法有效推行目標所造成的,這樣的感覺會使大眾開始投票支持
中央集權,並會支持那些看似「可以讓計畫付諸實現」的「強人」攫取政治權力。哈耶克主張,在經過這一連串的惡化後,一個國家將會無可避免地轉變為極權主義。對哈耶克而言,「通往奴役之路」代表了國家進行中央計畫的開端,隨著自由市場制度的瓦解,所有個人的經濟自由和人身自由都將化為烏有。
哈耶克主張
蘇聯和
纳粹德国這樣的國家早已經在「通往奴役之路」上了,而當時許多
民主國家也正在重蹈覆轍。哈耶克寫道:「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在個人主義倫理學看來是對於所有道德的否定。但那在
集體主義的倫理學裡卻成為了最高的原則。」
不過,哈耶克在書中也提及了:「對於那樣的計畫經濟的批評,是不能與完全教條式的
自由放任態度混為一談的。」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一書中的確支持政府對於郵政、道路、污染、和工廠噪音等的管制
[2]。
目錄[编辑]- The Abandoned Road - (被放棄的道路)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期,自由放任原則在歐洲各國被逐漸拋棄 - The Great Utopia - (烏托邦)
新興的社會主義宣傳超越消極自由的「積極自由」,許多自由主義者也被轉變了 -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 (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
社會主義主張集體超過個人,個人的重要性逐漸遭抹滅 - The "Inevitability" of Planning - (計畫的必然結果)
經濟的中央計畫,導致經濟決策越來越集中 - Planning and Democracy - (計畫和民主)
社會主義以民主為口號,擴張民主決策的事務範疇,卻忽略了民主並無法解決公眾以外的大小事務 - Planning and the Rule of Law - (計畫和法治)
法治原為個人自由的屏障,由於無限制的立法擴張,現在卻一步一步侵蝕個人自由 - Economic Control and Totalitarianism - (經濟控制和極權主義)
經濟自由的毀滅,無可避免地導致個人和政治自由的毀滅 - Who, Whom? - (哪些人?)
各種政治意識形態的理想目標皆不同,卻一致支持中央集權 - Security and Freedom - (安全和自由)
「安全」的涵義被逐漸延伸,不再限於免受侵犯的安全,而是連免於貧窮失業的安全也包含在內 - Why the Worst Get on Top - (為何邪惡崛起)
無論攫取到權力的是誰,絕對的權力必然轉變為絕對的腐敗 - The End of Truth - (真理的終結)
在集體主義統治下,異議的言論逐漸消失殆盡 - The Socialist Roots of Naziism - (納粹主義的社會主義根基)
自由主義在德國滅絕,納粹和社會主義同時崛起 - The Totalitarians in Our Midst - (極權者就在我們之中)
各種強調政府干預的黨派運動可能出自善意,但最後都會邁向極權 -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Ideal Ends - (物質條件和理想目標)
集體主義強行替每個人設定理想的生活目標,經濟自由被摧毀後,個人生涯完全身不由己 - The Prospects of International Order - (國際秩序的前景)
若將經濟計畫進一步擴展到國際尺度,同樣的失敗和衝突一樣會產生,只不過這次帶來的會是國際性戰爭和極權 - Conclusion - (總結)
回應[编辑]哈耶克的對手——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讀了《通往奴役之路》一書後評論道:「就我來看這是一本偉大的書……在道德上和哲學上我都不由自主地同意了書中幾乎所有論點:不只是同意之,而是深深地被其說服。」
[3]依據
麥美倫的描述,
温斯顿·丘吉尔在讀完這本書後「更加憂心
工黨政府上台的後果」
[4]他並且在1945年的選舉廣播中提出警告,稱社會主義政府「將會變成某種形式的
盖世太保」。邱吉爾的對手
克莱门特·艾德礼則在選舉廣播中反擊邱吉爾所說的只不過是「奧地利教授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的二手學術觀點」
[5]。當時還處於戰時物資匱乏的狀態,但
保守党的競選總部仍特地調出1.5噸的寶貴紙張以印製更多的《通往奴役之路》
[6]。
米尔顿·弗里德曼称赞“《通往奴役之路》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著作之一。他的著作是最伟大的,我只有赞美。我确实觉得,《通往奴役之路》让他找到了自己正确的天职——自己恰当的专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