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港湾, 华人休闲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帐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666|回复: 3

【批判贴:转】追忆大英雄吴三桂的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5 13: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创--追忆大英雄吴三桂的前世今生                                                                                                                                                                                                                                                                        很小就看过满族后人金庸写的《鹿鼎记》电视剧版,里面的一个重要角色“大汉奸吴三桂”我觉得应该是多数人对明末清初改变中国历史的关键人物吴三桂最初的认识。经过俺多年的成长及读书、研史,我发现当今世人没有给吴三桂一个正确的评价,多数诋毁他的人历史都没学好!近日闲来无事,感慨人生,前段时间看新闻记者采访薄某瓜说他自称愿意穿越回到清末,因为乱世出英雄。同样的奇葩问题摆到我面前时,我的脑海里突然显现出一段400多年前的历史画面:

   1630年,崇祯3年,在寒冷的辽东大地上,明朝将领吴襄率几百人出锦州城巡逻,突然遭遇上万满洲兵,将其明兵百余骑团团围住,眼见这百余骑明兵越战越少,在锦州城台上的总兵祖大寿眼巴巴地看着这个亲妹夫被数倍于己的满兵围住,等死而已,不敢救援。突然间一个18岁的少年,跪地恳请舅舅祖大寿开城门出兵相救,祖大寿出于战略考虑拒绝了,就在这等死之际,少年亲率领53名亲兵杀入上万清军之中,左右冲杀如入无人之际,勇不可当,救出吴襄后,一个满洲将官突然拍马冲来,对着少年脸正面就是一刀,鲜血直流,英勇少年如同夏侯惇一般,在这生死存亡的一瞬间大喝一声,反身一刀将砍他的满洲将官斩于马下,并下马割首,然后从容而走,杀回锦州。此情景让观战的敌我双方皆震撼,自此,少年英雄被破格提拔为游击将军,在大明王朝北方的土地上,都在传颂着少年“勇冠三军,孝闻九边(明朝的九个军事重镇)”的威名,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传说。这个人,就是大明少年英雄吴三桂。

      吴三桂(1612年-1678年10月2日),出生于万历年间,东北辽西汉人、老爹为总兵吴襄,舅舅乃辽东大将祖大寿。吴三桂虽然出生在土豪之家,但是三桂不同于李天一,什么是成功?成功就是把别人读书把妹的时间用在健身上!1627年,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从此进入大明军队,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在明朝末期的中华大地上, 烽烟四起,群贼并发,自然灾害不断,瘟疫流行,天下大乱!这是一个人性扭曲的社会,这是一群世界末日态度下生活的中国人,人类历史上人性的最丑恶的一面在这一历史时期体现得淋漓尽致!明朝气数已尽:内有流民起义,外有满清戮边,吴三桂跟着老爹作为大明王朝在山海关外为国戍边的公爹,见证了从努尔哈赤满洲崛起攻城略地,杀尽300万辽民,到皇太极、多尔衮两代人对大明的不断攻伐这一场活生生时代的变迁!生于乱世之中得他,失去了像以往富家子弟读书把妹的机会,日日过着枕戈待旦的生活。从老上司袁崇焕被成崇祯诛杀,到明朝步步兵败舅舅祖大寿降清,老爹吴襄及家人被皇上扣在北京在高级人质,三桂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变迁?待他长发及腰,时代的车轮早已风云突变,突然短短数十年之间,他已经成为大明朝在山海关外抵抗满清的最后一支有生力量和所有辽东汉民的希望,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时代变迁,大明总兵吴三桂又能改变什么呢?

      都说吴三桂是反复小人,三姓家奴,与吕布无异!但是吴三桂自幼就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忠君爱国思想就在他脑里根深蒂固,后来清人史官也没否认他当明朝边将时拒绝了皇太极多次的招降,在镇守孤城宁远,面对数倍清兵围攻,明廷也不可能发救兵的绝望之际,也未有投降的念头。此时的吴三桂,是辽东唯一的一支抵挡满清的明朝孤军,他也做好了身死社稷的准备,然而李自成攻破北京,使吴三桂乃至中华历史的命运发生了转变。
  
      都说吴三桂贪图富贵,准备投降李自成又因为陈圆圆而愤怒地引清兵入关,夹击农民军,祸及中华大地,还有人把满清入关的主要罪名扣在吴三桂头上。真是莫大冤屈!!!崇祯自杀时,吴三桂还在向北京移动中,并不知情,有人老拿吴三桂被李自成高官厚禄诱惑说事,此时的吴三桂及辽兵早已成为了孤单北半球的一群公爹,他们能依靠谁?他们又将归于何处?试想一下,就算崇祯自杀后吴三桂真想投降大顺皇帝李自成,那又如何?同为汉族君主,投降李自成比投靠满清要合情合理得多。和他同级别手握雄兵的明朝总兵将领们,面对一路挺进的农民军时,大都不发一枪就投降了,吴三桂还想到率兵勤王,只是还没走到北京明朝就亡了。比他官大的提督、总督投降李自成的更是数不胜数,为何就吴三桂投降就成了贪图富贵了和无耻小人?三桂忠孝不能两全,早在崇祯死前,猜忌心重的崇祯就把三桂老爹吴襄及家族32口人迁入北京,作为人质。李自成控制北京后,吴家人(包括爱妾陈圆圆)已被李自成控制,故君已死,保全家人,保全爱人,这是郎的诱惑!这种人之常情的决定为何就不能被后人理解了了?难道非要逼困守宁远的吴三桂东渡日本拍AV才算正道吗?

     后来农民军本质暴露,滥杀无辜,拷掠明朝官员和市民,荼毒京城,当三桂听说了北京城发生的事后果断地看清了大顺的丑恶本质,不管是不是因为陈圆圆被农民军大将刘宗敏霸占,就是吴襄及吴家也被抓起来严刑拷打逼银此举也充分体现出了大顺政权和农民军的政治目光短浅,本质局限性。三桂于是做了一生中最冒险也是最勇敢的举动:跟当时最红最猛的政权反目!这个决定英勇无比,当时李自成攻破北京,连同华北、西北的控制地域拥有兵力不下百万,占据半个中国;吴三桂仅仅一个前明的辽东总兵,占有山海关弹丸之地,手下仅有几万辽东明军,即使后来在山海关招兵后加起来也就五,六万人。前有世仇满清虎视眈眈,后有李自成华北的几十万农民军,被前后夹击的吴三桂果断为崇祯发丧,准备与李自成决一死战!这种精神忠勇可嘉,不负少年头!明知必败无疑,也为自己信仰而战。吴三桂的举动,让多少一触即降的前明臣子感到羞愧?

     都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导致改朝换代和中华大地的血雨腥风,又是历史没学好的体现,明朝亡于李自成而非满清。明末的流民起义,都是一群无组织、无纪律、无道德和无人性的一群农民,起义是因为明朝横征暴敛没错,但是农民军所到之处,大多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张献忠杀人上千万,攻破武昌时杀人的尸体导致长江阻塞;李自成的战马用人血来喂,缺粮时以百姓为食;四川地区的土匪组织摇黄十三家以杀人为乐,农民军屠城的记载更是数不胜数。满清入关前,中华大地早已是人间惨剧!即使吴三桂不引清兵入关,自有别人来取代这个角色。

     都说吴三桂是大汉奸,但是当初他率领辽东孤军决意和闯贼李自成反目时,最初是向满清借兵而不是引兵入关,动机上是复仇而不是投降满洲。这点从清人修的明史记载中多尔衮与吴三桂会盟时多尔衮见到吴三桂的第一句话就可以看出来:“君为故主复仇,大义可嘉。我今次领兵入关,严令大军纪律,如果有人敢抢一粒米,皆军法处置。望君告知关内士民,切忽惊慌。“山海关大战中,李自成领十几万大军讨伐吴三桂,阴险的满洲贵族继续观望,吴三桂率大明辽东孤军同士气正旺的农民军交战,人数上寡不敌众,渐渐不支,这时候吴三桂才找到多尔衮愿称臣剃发,直到此时满兵才在吴军和农民军打的两败俱伤时参战,从而扭转乾坤,入主中原。山海关一战,农民军尸横遍野,据说尸骨收了20年都未收尽。多尔衮一高兴,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写进党章,世袭爵位。此时的吴三桂,仍想以明朝代表的身份和满清谈判。想与清朝划江而治,裂土封王,但是木已成舟,吴军已元气大伤根本无法与十几万满洲精锐叫板,只得承认既成现实。羞恼成怒的李自成回到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杀尽吴襄及吴三桂家属共32口,陈圆圆也在乱军中不知所踪。。。中国人家族观念强,造反的农民军都要化名(比如闯王)以免造反失败家族被牵连。族诛,既是政治斗争的结果,也是吴三桂的选择所致。试想一下,按照李自成的秉性和农民军的残暴本质,即使当年在山海关时顺利接受大顺政权招安,回到北京后吴三桂及几万辽东明兵被解除武装、到时也终是被一网打尽的命运(大顺把北京城内投降的半数前明高官拷掠至死)。李自成在吴三桂掌兵在外时都敢拷打吴家人、强占陈圆圆,连个假惺惺的样子都懒得做,可见其鼠目寸光本质!三桂的历史选择,既有偶然也有必然性!家族覆灭,故君自杀,吴三桂最终忠孝不能两全!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公爹,封王授爵,却家族诛灭,命运是何等的捉弄人?呜呼哀哉,一将功成万骨枯!

     都说吴三桂三藩之乱造反反清是他反复小人!吴将军真是莫大的冤屈!换位思考, 一个为清朝打下半壁江山的人,在多尔衮、顺治时期被重用并且许下保障永不撤藩、子孙世袭藩王的承诺,而毫无政治经验的麻子康熙却要背信弃义地千方百计要撤藩、削弱平西王的势力,下了一步政治臭棋。此时的吴三桂,根本就没有造反的念头,长子在京城为驸马,自己只想富甲一方,并且富及子孙而已。退一步说,此时康熙才几岁?吴三桂都已年过六旬,他还能活几年?大可以等他老死了再执行撤藩战略,结果这个被后世称为圣祖的康熙的决策差点导致满清提前亡国!

     换做他人(比如尚可喜、耿精忠)被康熙强行撤藩,估计也只能暗认倒霉。但是幼稚的康熙评估错了开刀的这个对象,他不是别人,他是像林志玲那样“人老心不老”的大英雄吴三桂! 撤藩令一下,吴三桂愤怒之极,和他一起愤怒的,是他手下数万随平西王从东北打到缅甸的吴军,他们百战余生,为清朝奉献了大半生,家业都在云南,只想做安享晚年、富贵留子孙的土豪而已,未想到满清背信弃义的撤藩,要把他们重新迁回关外苦寒之地,家业、功名、二奶都将风消云散,子孙都将在白山黑水,种地瓜为生。你们说,换做你,你造不造反?幼稚的康熙自以为能像擒鳌拜那样英明神武,殊不知被逼急的吴三桂终于还是反了。

      誓师反清当日,吴三桂在昆明校场召集了昔日的部将,宣读了朝廷撤藩的决策,然后发自内心的老泪纵横,正所谓:男人哭吧不是罪!他的哭,没有一点鳄鱼眼泪,发自内心、动之以情:昔日为大明忠心耿耿,仍改变不了崇祯猜忌;父族死贼手,用血的代价为自己打拼来了平西王的实至名归;如今却兔死狗烹,半世功名一场空!悲情的眼泪感染了在场所有吴军将领,大家一想到自己的仔未来就要在东北大兴安岭里沦落为疯狂原始人,挖人参为乐,个个皆潸然泪下!吴三桂说让跟随他多年的将领都拿了钱各自谋生去,免得跟他去东北受苦,这一幕感动中国的画面导致大家哭成一片,众人高呼:生死追随将军!三桂见军心可用,便穿起当年在山海关穿过的大明军装,宣布反清!据史料记载:为了鼓舞士气,60多岁的吴三桂上马来回驰骋,英雄不减当年,连发三箭,皆中靶心,军心大震,真是mi so la mi so,la so mi do re,愉快的歌声满天飞。。。随即三军皆反,几乎无人为满清殉节,吴三桂杀大贪官云南巡抚朱国治祭旗,开始北伐中原。
     
      平西王在西南振臂一呼,半个中国都地动山摇。吴军自云贵出击,一路清军望风而降,西北吴三桂旧部也反了,东南耿精忠也和清朝撕破脸,台湾郑氏蠢蠢欲动。麻子康熙始料未及,从靠长青春痘得到皇位起,就一帆风顺,擒鳌拜,收大权,他自认为自己英明神武、玉树临风,提前撤藩从后世来看不得不说是康熙一生中最危险的一个决策!明亡不久,多数汉人因为满清贵族的圈地和剃发仍保持着巨大的敌意和愤怒,康熙不减赋安民,收买人心,却仍把自己当唐太宗,逼反了吴三桂,甚至连蒙古的王爷都敢杀向北京,京城恐怖分子杨起隆也冒充前明太子造反,康熙被整的焦头烂额,电视剧《康熙帝国》里有这么一幕:得知吴三桂造反后,康熙跪在孝庄面前痛哭流涕,青少年本质暴露无遗,高呼“皇祖母,孩儿错了”。。。这一幕,或许就是400多年前紫荆城的真实写照!出于对吴三桂带给他自尊心的侮辱(实际上是他把别人逼急了),康熙下令杀尽驸马吴应熊和清朝公主(顺治妹妹嫁给吴应熊)所生的儿子吴世琳,并诛杀所有在京的吴家人,满清贵族诛九族的本质,宁可让亲姑姑守寡,也不能留吴家一个婴儿!吴应熊这个怂包,吴三桂造反前早就派大内高手去接他偷渡回云南,结果这龟儿子贪图北京户口,觉得自己是康熙的姑父,皇亲国戚,即使老爹造反应该不至于要他的命,政治斗争向来都是你死我活,吴应熊在北京上学读书,连这点政治觉悟都没有,不但自己不肯走,还不给自己儿子走,最终导致自己那几个还是娃娃学走路的孩子也被康熙斩草除根!吴三桂的使者为了交差,趁吴应熊不备偷了他一个少年儿子吴世璠回云南,总算保住了这么一个吴家血脉!

      得知自己远在京城在儿子和孙子们被康熙诛灭,年老的吴三桂伤心至极,人的一生,可以接受多少次灭族的打击?两次面临家族被族灭的命运,并不一定都是吴三桂的错,这其中充满了多少无奈和忧伤?吴三桂经过这次打击,锐志消逝,挺进到湖南的吴军也裹足不前,丧失了趁乱直捣北京的大好时机!吴三桂老了,如果是山海关时期的他,如果那个万军之中取满洲将校首级的他,如果是攻入缅甸生擒万历的他,必然会北上中原,争霸天下!可惜,现在的吴三桂是一个人生中被灭了两次族的65+老人,心灰意冷!不久便离开了人世,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后世总是渲染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是多么英明神武。殊不知,这场叛乱持续了八年之久,跟抗战时间几乎一样长。因为康熙的自信,导致了满清政权的危机,也凸显出满清统治初是多么的不得人心!最后的结果也可想而知,康熙集全中国的人力物力终于在花八年,死亡无数,耗尽无数钱财后终于平息了三藩之乱!具体的战斗经历这里我就不一一描述。吴三桂死后,由孙子吴世璠即位,这个16少年英雄在清军攻破首都昆明之际,先用剑自刎,未死,然后自己用手把自己的喉管扯断。。。比他的怂爹英勇多了!而且吴三桂死后,吴军的许多将领明知道取胜渺茫也拼死抵抗,多次重创清军,投降的人很少。昆明城破,几百宫女自发的追随吴世璠自尽,吴三桂的手下大将马宝,被康熙逮到北京凌迟时,3000多刀不吭一声!八旗兵战斗力的下降,在三藩之乱中已经显现出来,阴狠的康熙只得依靠汉族的绿营兵来镇压,自尊心又一次受挫的他日后疯狂地报复投降的吴军:耿精忠,王辅臣等高级造反将领多数都被招安后弄死,至于投降的低级士兵,康熙全部迁到关外给披甲人(东北戍边少数民族)为奴,这些吴军士兵生的男孩阉掉或是当奴役;生的女孩送到军营做慰安妇,世代循环,可见康熙其人的阴毒用心和心胸狭窄!与历史上很多英明的君主相比,康熙的气度都不及(比如他祖父皇太极,祖大寿几次欺骗他感情皇太极都不曾加害于他)。三藩之乱,带给康熙的是自尊心上的一次打击,所以才有了他日后疯狂地报复,若干年后,阴险的康熙最终被更阴险的皇四子雍正联合九门提督隆科多弄死,世事无常,因果报应。

      据我对史料的考证和统计,吴三桂的一生之中,至少有三次间接或直接的拯救黎民百姓的记录。第一次在北京城破前时期的辽东,当时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四面楚歌的崇祯让吴三桂率兵勤王,放弃多年苦心经营的辽东,吴三桂并没有像当年袁崇焕那样死命地往回赶,而是掩护宁远城近50万的兵民缓缓地撤回山海关,使满清屠戮殆尽的辽东汉民留下了最后一丝血脉,三桂之举大有当年刘玄德之风,好在满清并不知情也没有追击。试想一下,就是吴三桂那几万关宁铁骑即使赶到北京面对李自成的百万农民军,又能奈何?同时,吴三桂火速撤军后宁远城的百姓面对满兵,按之前的惯例,不是被屠城就是被掳为奴,此时的吴三桂,深明大义!第二次间接地发生在北京城,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撤回北京,匆忙地登机,然后又匆忙地撤往西安,北京市民深恨之前烧杀抢掠的农民军,纷纷出击截杀此时留在北京的农民军伤兵几千人,刚出北京逃西安的李自成听说了之后大怒,准备率兵再杀回去屠尽北京人,正在这危难之际,突然报仇心切的吴三桂连夜赶路杀到北京,此时的李自成已吓破胆,不敢敌,隧打消了回北京屠城的念头,而北京人也把因为吴三桂的突然出现而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第三次在三藩之乱时期,吴军攻入湖北,兵临荆州,一时攻城不下,有谋士建议吴三桂放水淹荆州,必然大坡守军,同时也会祸及鱼池,淹死十几万荆州百姓,这种为战略利益考虑的军事举动在明末清初数不胜数,然而吴三桂却拒绝了,后来被清史专家批为妇人之仁。一旦打通荆州,便可直上中原,后来吴三桂也没攻破荆州。


        吴三桂的悲剧,在于他是被大时代的悲剧所裹挟。明末的中国社会,本来就是伦理、道德、法制、人性最混乱的一个历史时期!崇祯死之前砍杀公主的那句哀嚎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愿你来世不要生在帝王家”。他为什么要丧心病狂地杀公主而放跑皇子,在于他知道城破之日公主必然被奸污,和那几百名随吴世璠自尽的宫女初衷一样。历史是由胜利者改写的,清军胜了,自然一代代的史官就把吴三桂越描越黑,的确有失公允。从大明边将时期,吴三桂与后金的战争中虽然有败绩,但都能一直忠心耿耿至明亡;直到引清兵入关合击李自成,他仍想扶明太子继位,哪怕是后来彻底投降满清后,史书上也鲜有吴军从东北打到西南大半个中国屠城屠杀人民的记载,反倒是同一时期,汉奸李成栋,南明投降的前明将领之流,面对清兵手无缚鸡之力一触即降,面对昔日的同胞就造就了”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主帅是满人,但是兵士都是投降的北方汉人)。然而,勒死永历的确是吴三桂一生之中最大的污点!他一生之中犯的最大错误不是引清兵入关,也不是三藩造反,而是亲手杀了永历这个亡国之君!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吴三桂的一生自始至终都被时代的车轮所掌控,没有他开山海关,自然会有另外一个人开,只不过他充当了这么一个不幸的角色,在此,本人赋诗一首,献给平西王吴三桂 :

                                                                     英雄身死一场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可怜后世无真史,学良无愧走辽东。


发表于 2013-12-5 18: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美化三桂的意思,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第二港湾

GMT-5, 2024-11-21 11:10 , Processed in 0.01861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